Search

在公司整理資料,接了通陌生來電。

客人:"你們那邊有沒有什麼房子可以推薦?"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公司整理資料,接了通陌生來電。

客人:"你們那邊有沒有什麼房子可以推薦?"
我:"請問您要找什麼類型的房子?"
客人:"現在房子大概都賣多少?"
我:"不好意思,請問您是詢問哪一區呢?"
客人:"竹北"
我:"痾....不好意思,跟您說明一下,竹北有分很多區,重劃區大致有分縣一、縣二、縣三、高鐵和台科大"
客人:"台科大?"

在區域上的講解,及電話端客人的反應,大概可以知道客人還沒開始看房子,沒什麼概念。

接下來,客人開始聊到房價。

客人:"高鐵區,最一開始,房子每坪應該4~5萬吧?"
我:"痾...沒有那麼低啦,最初至少也有10萬初"
客人:"對啊,現在竹北空屋那麼多,而且台北房價又打對折,屋齡那邊久應該也折舊了不少"
客人接著說:"你們現在手上有沒有7~8萬屋主會賣的?"
我:"就我了解,竹北房價目前最低也差不多16~17萬"
客人:"蛤?屋主那麼貪心哦?你們怎麼都不去幫忙教育屋主,這不是你們的專業嗎?你們沒成交就沒有收入,不是嗎?"
我:"痾.....是,但是目前區內真的沒有聽過有跌破1字頭房價的案子"
客人:"現在屋主的脖子都那麼硬哦?我們是自住客欸...."

通篇電話下來,感受得出客人沒什麼行情觀、對區域也沒什麼概念。但我仍試著慢條斯理、有耐心地跟客人互動。

即便最後客人可能也覺得我們頻率不對tone而結束通話(他要1字頭以內的房價案件,但我一直跟他說沒有)。

但每一次跟客人的互動,我無不反覆思索怎麼樣的互動能夠朝向關係更好而邁進。也在每一次,細膩地拿捏話語的收與放,讓客人聽得進去又不失該有的專業。

對很多業務來說(包含以前的我),對於這類D級以後的買方,不想浪費時間,想趕快結束通話。但我發現,這樣僅會僅止於"結束",對於業務親和力的養成與耐心,毫無幫助。故我選擇了近十分鐘的陌生電話談話(即便最後我還是不知道客人的購屋需求:幾房、區域與預算)。

把這篇內容打出來,也不是在教訓客戶,而是對自己成長歷程的一個紀錄。

#當你覺得你沒東西可學可提升時就是退步的開始
#業務人生
#思想決定行動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